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孙叔敖碑阴延熹三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九
延熹三年岁在□□中夏之节,政在封表。
期思长光视事一纪,访问国中耆年旧齿,素闻孙君楚时良辅,本起此邦,垂名于后。
博求遗苗,曾玄孙子,考龟吉辰,五月辛卯,宜以存废,可立碑祀。
招请诸孙都会国右郭西道北,处所显好,兴上罕祭,倡优鼓舞,式序其胄,授之端首,光以不肖,贪追贤烈,以自荣宠。
时丞左冯翊姓如讳武尉京兆周陵详集共造,户曹掾裒腾令史
相君有三嗣,长子即封食邑固始,少子在江陵,中子居三□虚袭□业缭材二宗,则其苗胄也。
相君卒后十有馀世,有渤海太守字武伯,武伯有二子,长子字伯尉,少子字仲尉,仕郡为掾。
史伯尉有一子,字世伯,举江夏孝廉,城门侯。
仲尉有二子,长子字孝伯荆州从事
弟世信仕□□掾功曹,会乎、哀之间,宗党为贼寇所杀,世伯、孝伯、世信□各遗一子,财八九岁,微弱不能仕学。
世伯子字子仲,治产于缭虚,有六男一女,大子字长都,次子卿,次弟字仲阳,次弟字叔通,次弟字卫公,次弟字刘卿,此缭宗六父也。
孝伯子字文□亦不仕学,治产于材虚,亦有六男一女,大子字惠明,次弟字次卿,次弟字圣公,次弟字稚卿,次弟字仕卿,次弟字少都,此材宗六父也。
世信一子相承,季陵、文卿、孝公,此。
□虚一父别其高祖,与材高祖父亲兄弟孙氏族别□谱纪也(《隶释》三)
陈章侯痛饮读骚图二首孔东塘旧藏者。东塘题数段于轴。) 其一 癸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四
世说高华推孝伯,写生赖古属周郎。
忽雷海雨江风思,底事相关孔岸堂
南郡王义宣 其一 南朝宋 · 刘义恭
 出处:全宋文卷十二
顷闻之道路云,二鲁背叛,致之有由,谓不然之言,绝于智者之耳。
忽见来表,将兴晋阳之甲,惊愕骇惋,未譬所由。
若主幼臣强,政移冢宰,或时昏下纵,在上畏逼,然后贤藩忠构,睹难赴机。
未闻圣主御世,百辟顺轨,称兵于言兴之初,扶危于既安之日,以此取济,窃为大弟忧之。
昔岁二凶构逆,四海同奋,弟协宣忠孝,奉戴明主,元功盛德,既已昭著,皇朝钦嘉,又亦优渥。
丞相位极人臣,江左罕授,一门两王,举世希有。
表倍推诚,彰于见事,出纳之宜,唯意所欲。
褒升进益,方省后命,一旦弃之,可谓运也。
吾等先帝慈育,得及人群,思报厚恩,昊天罔极,竭力尽诚,犹惧无补。
奈何妄听邪说,轻造祸难。
国靡流言,据归愆于二叔,世无晁错,仍袭辙于七藩,弃汉苍之令范,遵齐囧之败迹。
往时仲堪假兵灵宝,旋害其族,孝伯授之刘牢,忠诚逝踵
皆曩代之成事,当今之殷鉴也。
臧质少无美行,弟所具悉,凭恃末戚,并有微勤,承乏推迁,遂超伦伍,藉西楚强力,图济其私。
凶谋若果,恐非复池中物
鲁宗父子,世为国冤,太祖方弘遐略,故爽等均雍齿之封,令据有五州,虎兕出于匣,是须为刘渊耳。
徐遗宝垣护之妇弟,前因护之归于吾,苦求北出,不乐远西。
近磐桓湖陆,示遣刘雍,其意见可。
雍是徐冲舅,适有密信,誓倒戈。
自虏侵境以来,公私雕弊,安以抚之,庶可宁静,弟复随而扰乱,吾恐边鄙皆为禾黍,宜远寻高祖创业艰难,近念家国比者祸衅,时息兵戈,共安社稷。
责躬谢过,诛除险佞,追保前勋,传美竹帛。
昔梁孝悔罪,景帝垂恩,阜改过,肃宗降泽。
忠焉之诲,聊希往言,祸福之机,明者是察。
主上神武英断,群策如林,忠臣发愤,虎士投袂,雄骑布野,舳舻盖川。
吾以不才,忝权节钺总督群帅,首戒戎先,指晨电举,式清南服。
所以积行缓期,冀弟不远而悟。
如其遂溺奸说者,天实为之。
临书慨懑,不识次第(《宋书·南郡王义宣传》。)
孝明帝书乞袭爵 北魏 · 李豹子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窃惟庸勋赏劳,有国恒典;
兴灭继绝,哲后所先。
是以积德累忠,《春秋》许宥十世;
立功著节,河山誓其永久。
伏惟世祖太武皇帝,英睿自天,笼罩日域,东清辽海,西定玉门,凌灭漠北,饮马江水。
臣亡父故尚书宣城公先臣孝伯,冥基感会,邀幸昌辰,绸缪帏幄,缱绻侍从,庙算嘉谋,每蒙顾采。
于时储后监国,奏请徵贤,诏报曰:「朕有一孝伯,足以治天下,何用多为」?
其见委遇,乃至如此。
是用宠以元、凯,爵以公侯,诏册曰:「江阳之巡,奇谋屡进,六师大捷,亦有勋焉」。
出内勤王,宠遇隆厚,方开大赏,而世祖登遐。
梓宫始迁,外任名岳。
高宗冲年纂运,未及追叙。
臣行舛百灵,先臣弃世,微绩未甄,诚志长夺,搢绅佥伤早世,朝野咸哀不永。
臣亡兄袭,无子封除。
永惟宗构,五情崩圮。
先臣荣宠前朝,勋书王府,同之常伦,爵封堙坠,准古量今,实深荼苦。
窃惟朝例:广川王遵、太原公元大曹等,并以勋重先朝,世绝继祀,或以傍亲,或听弟袭,皆传河山之功,垂不世之赏。
况先臣在蒙委任,运筹帏帟,勋著于中,声传于外。
事等功均,今古无易。
是以汉赏信布,裁重良平;
魏酬张徐,不弃荀郭。
今数族追赏于先朝之世,先臣绝封于圣明之时,瞻流顾侣,存亡永恨。
窃见正始中爰发存亡之诏,褒贤报功之旨。
熙平元年,故任城王澄所请十事,复新前泽,成一时之盛事,垂旷代之茂典,凡在缨绂,谁不感庆?
盖以奖劝来今,垂范万古。
且刘氏伪书,翻流上国,寻其仙谤,百无一实,前后使人,不书姓字,亦无名爵。
至于《张畅传》中,略叙先臣对问,虽改脱略尽,自欲矜高,然逸韵难亏,犹见称载,非直存益于时,没亦有彰国美。
乞览此书,昭然可见。
则微微衰构,重起于一朝,先臣潜魂,结草于千载矣(《魏书·李孝伯传》。孝伯封宣城公,子安民袭爵寿光侯,无子爵除。正光三年,安民弟豹子上书云云。卒不得袭。)
自理 北魏 · 李玚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窃欲清明佛法,使道俗兼通,非敢排弃真学,妄为訾毁。
且鬼神之名,皆通灵达称,自百代正典,叙三皇五帝,皆号为鬼。
天地曰神祗,人死曰鬼。
《易》曰:「知鬼神之情状」。
周公自美,亦云「能事鬼神」,《礼》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是以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教。
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应世导俗,其道幽隐,名之为鬼,愚谓非谤。
且心无不善,以佛道为教者,正可未达众妙之门(《魏书·孝伯附传》上言绝户,不听为沙门沙门都统僧暹等忿鬼教之言,以为谤毁佛法,泣诉灵太后太后责之。自理云云。罚金一两。)
朝议大夫张公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渭南文集》卷三七
呜呼!
士有才足以任重责成,谋足以折冲经远,而不见知于人,不获用于时者,世固有矣,人犹未以为憾也。
至于知之而不尽,用之而不极,利安元元之功,卒不克见,则后世读其事,至于悲伤叹息,有不能自已者。
某自壮岁客游四方,获识其豪杰,如朝议大夫张公,其殆是已。
公讳郯,字知彦和州乌江人
曾大父讳延庆,大父讳补,蓄德深厚,然皆不仕。
父讳几,才尤高,以子贵,赠金紫光禄大夫
公少用兄待制邵出使恩,授右迪功郎,调开化,兼主簿,历平江府西比较务、监南岳庙平江府录事参军全椒,复监南岳庙,监行在激赏酒库所糯米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建康府主管台州崇道观主管淮西转般仓,监登闻检院太府寺丞,知真州鄂州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复主管崇道观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积九迁至朝奉大夫,遂请老。
以子遇郊祀恩,积四封至朝议大夫
公为人魁磊不凡,学问识其大者,临事前见逆决,若烛照龟卜,无秋毫疑滞
他人极思虑不能可否者,公一言处之,常有馀裕。
初为编修官,公府吏素容养,习为奸利,无所畏忌,视掾属无如也。
公因事时白发其甚不可者,群吏缩栗,至相语以公白事为忧。
未几,坐台评免归。
孝宗皇帝受内禅,虏犹窥江淮,上慨然思却虏复中原,庙堂共谋拔擢人材,分任两淮事,筑城浚隍,什伍民兵,漕上江之,以储兵食。
乃自散地起公主管淮西转般仓,然初议乃欲概付以淮西边事,不独治仓庾也。
会更用大臣,所议不果行,乃以公监匦院丞。
大府无深知公者,求试外,出守仪真
得对,言:「臣疏贱,历州县,颇熟民间事。
今蒙恩使治郡,不敢不力。
惟淮南新被虏祸,民散徙未还,臣当体圣意,安辑抚摩,察其蠹弊,一皆上闻,惟陛下省察。
如臣不任职,固不敢逃罪」。
前守员琦,献羡缗八万,皆文具,实不有一金。
公到郡,悉以实闻,讫得免输。
俄诏两淮郡守部使者,各上用钱券利害。
公力言,券用于四蜀全盛之地,故能流转,然犹有弊。
两淮凋瘵如此,诸郡赖以给用度者,不过酒税,新为战场,无复土产可以贸易,独赖钱币而已。
若用券,商贾且不行,何以为郡?
时议者多妄揣时事,谋开边隙,公密奏虏盟固不足恃,然其主孱懦,惩故酋败盟之失,方幸无事,其任事之臣,又皆龊龊,日事琴弈,无远略可知。
我若惑浮言遽动,不惟力有未给,又激彼使生事,朝廷且旰食矣。
上颇采用其说。
公因言:「真为扬楚之冲,当城此郡,以固人心。
度费缗钱十万,米三千斛,而郡有上供与经制羡数,可得大半。
止乞给降三万缗,发傍近屯兵二千人。
臣身自督役,不再阅月可成」。
既得请,果以四十有四日告毕,楼橹屹立,而民不与知。
上闻,益知公可用。
代归入对,所陈又合上指,乃有武昌之命。
入辞,上慰谕曰:「卿真州之政不茍,鄂上游重地,是以委卿。
卿便宜体此意。
到郡,有事第奏来御前,当遣金字牌报卿」。
公感奋,益尽力。
鄂为江湖间一都会,总领、转运及都统制三司鼎立,异时多纵肆,虽幕府僚属,皆下视郡守
公素刚介难犯,人固已震畏其名。
及视事,衣冠视瞻甚伟,号令设施皆当人心,由是莫不敬惮。
而军中犹倔强自如,纵群卒入市,视民及郡兵有长身中度程者,辄驱以往。
公捕至郡庭,呼吏作奏,军吏罗拜,请后不敢,自是讫公去,无敢犯。
都统入朝,有营卒夜挟刃贷于富室,胁使不敢言。
公廉得之,驰入提举军事张平家,平素以兄事公,呼家人置酒,公曰:「我来正欲饮,但当得劫富民者,行军法,乃快饮尔」。
惶恐,立捕治如公言。
妖人吴兴居属邑,有诏命捕。
公求得善捕盗者唐青,厚资给之,且授以方略,遣行。
而方士皇甫坦挟禁奥势,为私请,公弗听,俄获兴以献。
及公还朝,上首问获兴之状,公谢曰:「妖人在郡境,不即置法,至烦诏命,臣乃有罪。
然唐青实尽力,赏未偿劳,敢昧死以为请」。
蜀士以丧归,遇名盗破舟杀人,又欲斲其棺,公厚赏捕之,竟伏法。
由是江路清夷,有误触舟者,舵师大言曰:「今张公在此,汝尚敢尔耶」!
岁大疫,公为之营医药,以全否为医殿最。
饿给之食,死予之槥。
民家一牛死,贷钱三万以买犊。
治声闻于行在。
及使江东,公言部中旱,饶南康尤甚,济之当如救焚拯溺,今当奏事,往返且两月,请先驰至部,议所以赈恤者,又条上其事甚悉。
上皆从其请。
事略定,乃入对,且以闻。
上恻然曰:「何以使吾民得食至麦熟耶」?
公又具以计画对,上劳勉遣行。
会诏诸路诸郡陈事之不便于民者,公因言:「岁饥民流,去年渡江而北者殆数百万,至淮南,亦无所得食,死者相枕藉。
今仅中熟,而郡县不度民力,督常赋及私负甚厉。
加之造寨屋,教民兵,行和籴,创马棚,铸钱币,未见其利,已不胜其扰。
愿发德音,一切罢之」。
此数事,有主之者,施行方力,而公尽言乃如此。
武臣提点刑狱,怙权侵官,公略不为屈,职业所及,必力争得直乃已。
至甚不可者,又以互察法劾上之。
其人惧,乃与池州守相附结,排公。
赖上素知公,谮不得行。
岁满,请奉祠而归。
初,待制治命,以遗恩官诸侄。
仲兄秘阁公祁辞不取,以予公之子,初不告也。
公闻,亦固辞,而乞官孤侄孝严。
寓家萧山,收养孤嫠,与同甘苦,视所居之乡,如其宗党。
进善人,诲责其有过者,俗为一变。
门当吴越大道,有病于旅,死于行,公以私财疗治敛瘗之,无遗力。
岁恶,饥民争归公,公为设食,不可数计,然用度初不给足,食或不肉也。
间无事,时出门徜徉,扶一童立里巷,老稚遥见,稽首祝之曰:「愿吾父寿百千岁,为穷民归」。
淳熙十六年八月七日晨辟户,有方外士二人来谒。
公接之如平时,将食,曰:「吾今日病,不能同汝食」。
家人请命医,公不许,且麾使去。
家人行数步,回视之,奄然逝矣,享年八十有七。
娶余氏,进士芾之女,封恭人,赠硕人,先公三年卒。
诸孤以公捐馆之明年十月二十有八日,奉公之丧,与硕人合葬于庆元府鄞县桃源乡西山之原。
子六人:孝伯朝请大夫权礼部尚书,兼侍讲,兼实录院同修撰
孝仲,承议郎京西南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孝叔、孝季,未官而卒。
孝稚从事郎,监严州神泉监。
孝闻,从事郎,新差管押绍兴府石堰,庆元府鸣鹤盐场袋盐。
女四人:修职郎高得中、进士王孝友,其婿也。
其二早卒。
孙六人:守之、宜之、约之、及之、即之、能之。
孙女十有五人。
初,公兄弟皆负异材,惟待制稍显荣,然皆不得尽行其志。
秘阁之子中书舍人孝祥,以进士第一起家,出入朝廷二十年,文学议论政事,隐然号中兴名臣,亦未四十而卒。
公晚遇主,又寿最高,亦竟不用。
识者谓天啬其报,将大兴张氏后,而公之阴德在人,其后亦当大。
尚书公忠孝文武,方极柄用。
公既以通议大夫告第矣,追荣且继下,然后知识者之言为验。
某生晚,不及拜待制之门,若秘阁中书,则辱知厚甚。
晚始识公于武昌,公又特期之远,不惟以秘阁中书故也。
时方葺南楼,公朝夕召与燕饮,慨然语曰:「吾南楼,天下壮观,要得如子者落之。
子之来,造物以厚我也」。
谢不敢当。
尚书之客,皆一时贤杰,其巨笔鸿藻,皆足以慰公于九泉,而尚书独以志墓属某,岂犹以公遗意耶?
用是不敢辞。
铭曰:
世患无才,才大辄弃。
万里之途,方驾而税。
若时张公,表表国器
入掾枢庭,谤谗亟至。
两城一节,所至大治。
抱负万亿,出微一二。
犹或忌之,竟以谗踬。
言归江滨,风雨才蔽。
聃然耄期,化被闾里。
天其知我,报在嗣子。
教忠之荣,四品告第。
尚有宠褒,震耀一世。
爰勒斯铭,式幽隧。
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虞后纳麓。
五臣膺其宏图。
周王定霸
四友赞其英略。
故能拨乱□极。
类帝禋宗(阙三十六字)
至若献筹绨构之始。
树绩云雷之初。
成配天之功。
建定鼎之业。
经文纬武。
尊主庇人。
齐德夔龙。
连芳风力。
形图麟阁。
铭勒宗彝。
则我开府安郡公其人也。
公讳敦礼
字安上(阙十六字)
猷大公执钧。
享四履而匡王业。
亭伯达旨之作。
□□词林。
子玉□□之文。
思穷物理。
絓组奕叶。
方十纪之羽仪。
绅佩蝉联。
比九世之卿(阙十九字)煨烬□于缇䌷藏□被于简牍。
曾祖宣猷。
梁州总管
大将军通守汲郡
大浸稽天。
预奠川之鸿□可□□缟(阙二十四字)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
学窥典坟。
文韬雅颂。
言成表率。
行为师范。
盛德光于八士。
芳□冠于十臣。
父寿。
周□□县男□□□通事(阙十七字)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
委质平基。
藻思越于牧马。
陪游河曲
鸿笔丽于应刘。
英声振于生前。
哀荣备于身后。
扬晖凤策。
播美龙图
公昭孝怀忠(阙三十四字)
日□之光。
渥水初腾。
骋千里以追电。
溟池将运。
抟九万以摩霄。
文极词条。
才高吞鸟。
学该繁露。
思逸梦蛟。
论道宰化之方。
体国经野之术。
齐晖稷契。
比美萧张。
□□属始(阙十八字)穷发□□□□□黄屋没于望夷。
黔首坠于涂炭。
大唐循玑升历。
辩□居元。
安车以礼通贤。
蒲轮以徵奇士。
公识芒砀之启圣。
知梁宋之兴王。
投刺辕门。
庇身有(阙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
高柴泣血三年。
扬臻居丧七载。
校斯至性。
讵可相方。
武德二年奉敕夺情。
左勋卫
四年通事舍人
□□□□飞(阙七字)(阙七字)缙绅六年奉敕捡校右骁卫长史□□右校叛换。
亟扰天田。
左贤陆梁。
将回地轴。
荡涤逋寇。
事藉谋猷。
奉敕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妫州经略
事了还京。
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
比斯□□彼何人哉。
□□四□奉敕往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
阴预戾园之谋。
将据河朔之地。
啸命凶丑。
肇为乱阶。
公非理被囚。
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阙十一字)
赐绢五百疋。
□□□人金银器皿十一件。
细马一匹。
其年奉敕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
遂简□还授中书舍人
司陛□申张武之茂功。
□□丝□□□□之(阙二字)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
□土□枋书之以山河。
开国成家。
传之以茅赋。
六年员外散秩常侍
中书舍人
七年太常少卿
三雍七郊之礼。
则□之于灵台。
九成□英之乐。
□□之于(阙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
循吏于是弹冠。
贪夫为之解印。
声高八俊。
誉迈二星。
九年属有国哀
灵驾进发。
以公摄侍中□人□丧事。
十年授□□少(阙十字)兵部侍郎
□□静□兵机戢武之先。
□□定功。
戎昭禁暴之本。
□选列代。
咸寄亲贤。
今授此官。
允于佥望。
昔炎政□季。
□宇混淆。
六乐与沙鹿俱崩。
三礼将原火(阙十三字)之多(阙十三字)固安县
□年加爵为侯。
护军
延陁恃烛龙之阻深。
骋射雕之小伎。
失事大之节。
怀淩长之心。
公运娄敬之良筹。
郑众之雄辨。
呼韩以之削枉。
□□于是(阙十六字)使还□授□部侍郎
上护军
随班列也。
其年又奉使往延陁论和亲事
蒙赐绢三百疋。
其年授右屯卫将军
望超二卫。
□重三军。
方信布之爪牙。
比良平之心腹。
汉朝□宠极□魏(阙十八字)银青光禄大夫
灵州都督
李牧作宰。
声震龙庭。
魏尚剖符。
威慑狼望。
胶折息萧关之骑。
月满绝甘泉之烽。
拱年授银青光禄大夫
兵部尚书(阙十七字)
七年□驾(阙十一字)武侯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
职统五戎。
政典伫之以纳言
喉舌寄之以元凯。
声驰礼阁。
誉满周行。
寻正除兵部尚书
捡校(阙十七字)之酋(阙七字)方之长浮□海以来庭。
左雄之流誉东京
韦贤之飞英西汉
不之尚也。
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捡校山陵卤簿。
事毕。
蒙进爵为公。
食邑一千户。
赐物五百段(阙二十六字)
以赞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
司八柄以奉纶言。
负玺左曹
托七车以对明诏。
献替旒扆。
损益机断。
虽渭浦兆叶周。
傅阴梦感殷。
□□□方(阙十八字)(阙九字)缨玉裕曳□□絧楼汉室将次孺比肩。
晋朝孝伯方驾。
心敦淡泊。
志尚清虚。
固让机权。
愿归閒逸。
既而承华肇建。
望苑初开。
审喻藉以正人。
调护资于(阙二十字)食邑三百户
尚舍直长
赐物八百段。
桓荣硕儒。
离经于副主。
臣□通识。
训从于储君
故以德茂曩贤。
名高往哲者也。
而东流难止。
西景易沈。
未登千月之期。
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巳朔三日乙未。
薨于□阳里第。
春秋六十有一。
哀感宸极。
痛结储闱
闾里于是兴嗟。
簪裾为之挥涕。
舆驾于龙门举哀。
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阙十一字)陪葬昭陵
鼓吹往还。
□事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仍令兼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
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
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节吊祭。
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
太常考行。
谥曰昭公
礼也。
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已酉。
窆于昭陵南安乡平美里。
惟公降辰昴之秀气。
禀岳渎之精灵。
郁郁材耸栋梁。
汪汪量澄江海。
□□□□□□登(阙七字)乃□□□□□博穷开辟。
洙□之教聿兴。
藻轶翰林
睢涣之文斯著。
怀仁履信。
蕴德居贞。
为衣冠之表缀。
实朝伦之规矩。
自随风不竞。
海县分崩。
三户兴灭秦之师。
八百起亡殷之众。
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
殄绿林之□再安地纪。
重正天纲。
公□日月之晖。
献戡剪之略。
茂勋斯建。
神算远闻。
吐纳赤墀。
对扬流誉。
侍卫丹扆。
巡警有声。
建节榆关。
尘清柳室。
张旃鹿塞。
雾布狼山
□银□□朝(阙十四字)户求才。
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
□□□之待贤。
散金恤穷。
指囷济物。
王孙惭其好施。
子敬愧其轻财。
博识古今。
晋朝之武库。
决胜樽俎。
冠秦官之智囊。
见□之(阙二字)马援之诫。
闻人之善。
□□曹邱之(阙十二字)多□□□禾足俦。
崇荀孟儒雅之风。
鄙申商文峻之法。
可谓廊庙之瑰宝。
朝序之宗从者焉。
而眉寿莫终。
麦邱之祝遂爽。
日制未及。
□□之□无□便(阙二十六字)太子通事舍人□业等。
哀缠罔极。
痛切天经。
至性尽追远之心。
孝德究慎终之道。
田变海。
深谷为陵。
懿范不传。
徽猷永没。
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阙二十八字)
乃为铭曰。
仪天曾构。
控地长源
大庭诞祉。
尚父开藩。
赋超雅颂。
论拟文言。
家传积善。
世德高门(其一)
辰象降精。
挺生(阙二十一字)略括囊文史(其二)
随政道销。
运终天禄。
戏亭军丧。
汉滨舟覆。
日□狐鸣。
星亡鬼哭。
怀生择主。
元天改卜(其三)
圣人有作。
乘时定乱。
负鼎经启。
托剑匡赞。
屡献嘉谋。
(阙十其阙七一字四字)防□光□□□□□□●(廴屲)玉塞
杖节铜梁
□流典客
高奉常(其五)
八屯警卫。
六官述职。
龙池鼓鳞。
凤条矫翼。
子房审喻。
长舆亮直。
俨若朝典。
隐如敌国(其阙一六字)
(阙三其阙二十字七字)毕陌阵列原阡□窗遽□金字方镌。
佳城照日。
宰树笼烟。
玉棺永閟。
宝剑空悬(下阙)
脚杖痕 清 · 洪亮吉
欲从君,君不可从。
陛下为不孝,孝伯为不忠。
欲为身,身不可避。
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
天昏昏,谁与伸。
嗟嗟陛下,勿扪脚杖痕周宣帝太子时有过武帝辄加捶挞及武帝崩扪杖痕大骂日死晚矣宣帝尝从容问郑译日我脚杖痕谁所为也对日事由乌丸轨宇文孝伯宣帝孝伯谋杀齐王宪对日陛下为不孝臣为不忠尉迟运孝伯出外孝伯日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
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六
君讳某。
字某
赵国人也。
乃昔嬴楚睽孤。
豪杰云起。
广武君霸王之略。
成安之师。
实欲北兴帝基。
南面称创。
雄图未展。
大运陵颓。
传云。
有明德当代不显。
其后必有昌者。
自武至君。
二十四代矣。
公侯宝王。
刻鼎铭钟。
纷纶葳蕤。
代济不泯。
六代祖孝伯
后魏北部尚书秦州都督宣城公
魏之名臣。
载在青史。
曾祖某。
后周陜州芮城县
祖某。
属隋运板荡。
君子道消。
逊言遁时。
不显于仕。
儒林郎
父某。
隆州苍溪县襄州荆山县
有高才而无贵仕。
君钟常山之气。
漳水之灵。
少尚名节。
躬行仁义。
始入太学
以精理见知。
未几。
进士高第
白水县
寻转云阳
屈青云之资。
从黄绶之任。
虽吏道迫屑
而遐情眇然。
秩满。
调补洛阳
盘根利器。
尹守拭目。
怀州司法
禄不徇荣。
位以行道。
雅尚贞逊。
与众趍少合。
洎上闻。
对策甲科。
益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
满岁。
擢授水衡监丞
君所居清澹。
仁惠为政。
识真之士。
公辅许之。
而好学笃道。
介如石焉。
故位不充量。
搢绅高其才。
烈士伏其义。
竟不能骧首云路。
长鸣天衢。
知与不知。
咸皆共叹。
有馀恨也。
而君浩然冥顺。
独与化游。
方将幽采元微。
精覈通变。
天命不祐。
春秋若干。
遘疾终于官。
某岁某月。
安厝于某所。
礼也。
呜呼。
古所谓殁而不朽者。
有矣夫。
遗言馀旨。
粲然可观。
有子曰某。
痛门风之将泯。
惧代业之罔传。
乃刊石纪德。
铭旌之曰。
常山之灵。
和氏之英。
世有明德。
钟此令名。
黄黻不贵。
拱璧为轻。
仕以宏道
禄匪徇荣。
高志厉云。
思机入冥。
呜呼天乎。
歼我国桢。
媮风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双溪集》卷一○
治理之要,任人举事,则天下治矣,其功在勉之而已。
天下之不治也,譬如人病之必医,苗莠之必除。
塞当世之责,副万民之望,所寤寐而求者,曰致君中兴,芟荑凶秽。
人或曰:「彼能之,安知其非才且杰乎?
又安知非狂且妄乎」?
盖论议美矣,事实必验,听而试之可也。
将使彼竭才力、蹈荆棘为吾用,所系休戚甚大,而其能否殊未可见。
诱倡鼓作之,惟其勇也;
待遇试审之,惟其详也。
以其人之难知,功之难就也,一切废绝,间有一二有志者,皆指为生事,目为妄作,厌恶而斥谴之,是倡天下之媮风也。
媮者,浅浮懦薄,苟且委靡之谓也。
小臣媮则惰其一职,大臣媮则败其万几。
昔之君子尊周室,和戎狄,禦大患灾,兴复宗社,虽赴汤蹈火而不顾。
故虚心折节,褰裳忘餐以取智勇之士,延剧孟、拜尹逢,常患其晚。
至于忌壮士以资敌国,抑高才而沈下位,未有不为悔吝者也。
妄作之人,亦何足患?
吾为国家大计远虑,任此人,举此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
其黜陟以公议,狂妄者闻风引去矣,何至于因噎废食?
忌天下之狙诈而不敢使,绝天下之谋策而惟自用,掩耳目,绊手足,政事垢玩,曰适然耳,国势倒悬,曰时未可也,则安用彼相乎?
夫懒者似静,怯者似慎,用懒怯之徒,持静慎之说,将使一国之士苟容求全,守常即安,退缩护惜,拘挛苛绕,随群逐队,一呼再诺,而坐俟衰坏,朝不及夕耳!
妒媢者进,庸猥者奋,有能有为者相率而去我矣。
昔春秋晋赵武、鲁孝伯语媮,穆叔知其将死,以其媮也。
晋庾道季怀廉、蔺于千载,且曰:「曹蜍、李志虽在,气象奄奄如九泉下人。
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理,但恐狐狸貒貉啖尽」。
夫气象奄奄,此媮之状也,其肯以休戚自任哉!
夫君子自致不可隘,隘则不能以天下为度;
自待不可卑,卑则不能高一时之算;
自守不可狭,狭则不能兼一世之智。
盖以为忍岁月之劳而除千载之患,岂徒然者耶。
以其痛心切齿于既往,不得不抱冰尝胆于兹辰。
必也勉勉孜孜,提挈左右,收众才,兼群策,咨访延纳,日迈月征,而后媮风息矣。
今有人临危而不爱身,任职而不遗力,不幸无成,而朝廷不恕焉,厚其罚而不录其寸长,是不如全躯而保妻子之策为优也。
天下以不幸无成者为戒,相与靡然,日趋于燕安自珍爱而已,此岂不为风俗之大患乎?
昔尧之治世,用鲧而后得禹,故洪水之患息;
燕昭之致理,郭隗乐毅来,故齐可破。
夫取其似者,而其真者庶几可致也。
似者尚厌之,真者岂肯至乎?
故一切不任人举事,倡天下之媮风,诚衰乱之原也,不可不诫也。
毛诗讲义 宋 · 杨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九
「樛木」至「福履成之」/臣闻樛木,木之曲而下其枝者也。
葛藟,物之微而不能自达者也。
木以曲而下其枝,故葛藟得以附丽而并茂。
犹言后妃不嫉妒而下其意,故众妾得以附丽而并进于君子。
众妾并进则人无怨旷,而室家和谐矣。
室家既和,然后君子得以安履其福禄
苟室家不和,虽有福禄,莫得而享之,故曰「乐只君子,福禄绥之」者,众妾爱乐其有子之辞也。
君子,谓文王也。
荒,奄也;
将,大也。
葛藟累而后荒,荒而后萦;
福履绥而后将,将而后成,先后之次也。
虽然,《周南》于《葛藟》言后妃逮下而无嫉妒之心,《召南》于《小星》言夫人惠及下而无妒忌之行。
臣谓文王之道,自刑于寡妻始,故曰:《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文之基。
兔罝」至「公侯腹心」/臣闻肃肃,严整也;
兔罝,捕兔之罟也;
丁丁,椓伐声也;
干也城也,皆所以禦难也。
仇,匹也。
兔罝,一介野人之贱,其赳赳之武,可以禦难,又能和谐匹好,又智虑谋策可以为腹心之寄,而弃伏田亩,躬为鄙贱之事,是岂野无遗贤之世,何足美哉!
殆不然,兔罝之人,布其网罟于道路林木之下,肃肃然严整,使兔不得越逸。
以兴周南之时,武夫赳赳然,可以为国禦难,如干也,如城也,使奸宄不得切发,又可以为公侯好匹,又可以为腹心,而赖其忠实,以见人君好德乐善,得贤众多,虽武夫之人,犹能如此也。
丁丁,人所闻也;
中逵,人所见也;
至于中林,则非闻见之所及,犹能严肃,则所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关雎」之化,及人深矣。
汝坟」至「父母孔迩」/臣谓前二章闵其君子,后一章勉之以正。
何以言之?
坟,大防也。
木枝曰条,干曰枚,斩而复生曰肄。
惄,饥意也。
君子,谓周南大夫也。
妇人,谓大夫之妻也。
妇人出,见循汝水大防之侧,有伐薪之劳者,因念己之君子久役于外,其勤劳亦可知也。
方其未见也,如朝饥者之思食;
及其既见也,闵其王事不远弃我而死亡。
皆妇人之辞云耳。
鱼劳则尾赤。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而王室之虐,若将焚然。
民苦之劳于役,亦犹鱼之劳于水,而有文王以为之父母,则庶几其少苦乎?
以妇人而知文王之可归,此之谓道化行。
何以知夫人为大夫之妻?
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其室家能劝以义,则知周南之妇人闵其君子,能勉以正,亦大夫妻可知也。
且《杕杜》则言「我心伤悲」,《伯兮》则言「甘心疾首」,其忧思皆不出于情性。
岂若闵之则恐其死亡,勉之则欲其尽节,其志远,其义高,非大夫妻而谁乎?
先儒谓为庶人之妻者,臣切不取。
「麟之趾」至「于嗟麟兮」/臣闻麟信而应礼,不害物而希出,仁兽也。
周南之时,虽赳赳之武夫,汉上之游女,汝坟之妇人,莫不知化,可谓盛矣。
然犹以为未也。
公子膏粱之性,矜夸之习,最为难化。
今虽居之季世,无不信厚如麟趾之时,此周南之极致也。
如麟趾者,非实致麟也,公子之信厚,有如麟云尔,是之谓《关雎》之应。
若谓《关雎》之化行,有瑞麟出而为应,则妄诞甚矣,岂圣经之本意哉?
趾以譬其行,定以譬其德。
定,题也。
角以譬其才,每况愈上,善之弥进也。
有公子而后有公姓,有公姓而后有公族,自近及远,化之弥广者也。
臣考《周南》之诗,自《关雎》以至《芣苢》,皆言后妃,而《汉广》、《汝坟》始言文王
盖后妃之所以能然者,由文王之所致耳。
末篇《麟之趾》又曰《关雎》之应,则虽文王,终不可得而名言,其化深矣。
此序诗者之微意,而至于嗟叹之不足也。
「鹊巢」至「乃可以配焉」/臣考《周南》、《召南》皆文王之诗也,而属之周公、召公,何哉?
周公治内也,召公治外也。
《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曰「辟国百里」,非治外乎?
文王之所以为国,凡由内及外者,属之周公,是以其诗谓之《周南》。
诸侯被周之泽而渐于善者,属之召公,是以其诗谓之《召南》,是皆出于文王之化也,然不能无浅深之异。
周南》,内也,故其得之深;
《召南》,外也,故其得之浅。
以诗考之,可概见矣。
周南》称后妃,《召南》称夫人。
文王既受命为王,则大姒故当称后妃,而诸侯之妻亦宜称夫人,又奚疑焉?
「草虫」至「我心则夷」/臣谨按《尔雅》,阜螽谓之蠜,草螽谓之负蠜。
于陵夷曰阜螽,生于草者曰草螽。
二者皆名为螽而似蝗,形色不同,种类亦异。
凡虫鸟匹偶,各以其类。
而此二者异类而合,诗人取之,盖有旨焉耳。
何以言之?
商纣之季,淫风大行,召南之大夫远行从役于外,其妻能以礼自防,不为淫风所化,见草虫喓然而鸣以相求,阜螽趯然而跃以从之,有如男女之非其类而相合者,指以为戒。
夫惟能中礼以自防闲,故其未见君子,则忡忡然而忧,既见君子,则忻忻然而心降下也。
「言采其」「言采其」,谓大夫妻感时物之变迁,思见君子,庶几不违于礼。
未见也,忧弥切;
既见也,喜弥笃尔。
夫草虫阜螽,异类而合,诗人取以为戒,而毛、郑以为同类而求,取以自比,盖缘毛、郑不以序求《诗》,故用意差缪,何不考《诗序》止言大夫妻能以礼自防而已?
此已嫁之妇,而毛、郑指为在途之女。
欧阳修作《诗本义》较,诚得圣经之深旨,且有补于风教,臣不敢不辨。
「甘棠」至「明于南国」/臣考《周南》属之周公,而周公无诗;
《召南》属之召公,而召公有诗。
何也?
周公在内,近于文王,虽有德而不见,故无诗。
召公在外,其德教著明,故有诗,今《甘棠》、《行露》二诗是也。
唯其教之明,故其人思之切。
若夫迁善远罪,日用而不自知,则其道密庸,又非《召南》之所及矣。
「殷其雷」至「归哉归哉」/臣闻雷以况人君之命令,而南山者,明君之象也。
命令出于明君,则为大夫者当禀奉周旋而不敢自安,故曰「莫敢或遑」。
召南大夫之室家,既知其夫行役,不当少惮而自取安逸,则劝之曰:「仁厚之君子当以勤劳为事,而义不当怀归也」。
故曰「归哉归哉」。
卫太子疾,欲屏浑良劫卫侯而强盟之。
卫侯曰:「诺哉」!
夫「诺哉」者,口诺而心不然。
则夫「归哉」者,非不欲归,而义不当归也。
夫君子之服劳王事,固所当然,而室家不良,内无辅佐之助,则虽欲远行从政有不可得,此《汝坟》之妇人能勉其夫,以正「殷其雷」之室家,能劝其夫以义,所以皆为文王之化,诚有旨哉?
「驺虞」至「仁如驺虞则王道之成也」/臣考说《诗》者多言驺虞为瑞兽,以为《鹊巢》之应,独欧阳修作《诗本义》,以为不然,且曰:「汉贾谊以为诗称,其所著《新书》云:『驺者,文王之囿。
虞者,囿之司兽也』。
以文义考之,谊说得。
若依毛、郑之解,岂有上句方叙文王田猎以时发矢射豝,而下句直叹驺虞之兽不食生物若此,是刺文王驺虞之不若也」。
臣谓修之说有證而近理,故备述之。
「彼茁者葭」至「于嗟乎驺虞」/臣闻葭,芦也。
蓬者,草也。
豕牝曰豝,害之兽也。
召南之国君当蓬蓬茁然生之时,顺时田猎,蒐索害之兽而囿之。
虞者翼五豝五豵以待国君之射,国君不尽杀,只一发矢而已者,国君之仁也。
此诗先言田猎以时,又言国君有仁心而不尽杀,终言虞官守职而有礼,是之谓王道成也。
后世圣王不作,虞官失职,穷山涸泽,驰骋无度,民力竭矣,而犹求为靡丽之赋,犹谓引之以节俭,与《诗》之风谏无异。
使闻《驺虞》之风,不已恧乎?
《邶·柏舟》/臣据《诗谱》,邶、鄘、卫本商纣畿内之地,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
北踰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
周武王伐纣以封武庚,三分其地,使管叔、蔡叔、霍叔尹之,谓之三监
成王幼,周公摄政,三监流言,与武庚叛,遂杀武庚,伐三监改封微子于宋,以奉商后。
以其馀民封康叔于卫,以邶、鄘封他诸侯
后卫之子孙稍并邶、鄘而有之,是故皆属于卫。
顷公上去康叔七世,下去春秋一百馀年,而国政微,变风作,莫先于顷公之时,故先邶、鄘。
《柏舟》与《淇奥》虽同是武公之诗,然共姜守义在武公入相之前,故鄘次之,卫为后也。
「绿衣」至「而作是诗也」/臣按《左氏》隐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
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
其娣戴妫生威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隐四年,州吁威公而立,故庄姜有伤己之诗,凡三篇,皆为嬖人及州吁而作也。
「绿兮衣兮」至「曷维其亡」/臣闻衣,上也;
裳,下也。
黄,正色也;
绿,间色也。
坤,母道、妻道,其色为黄,故曰正色,夫人似之。
青胜黄为绿,故曰间色,上僭之妾似之。
以绿为衣,黄为里,则夫人之见蔽也。
里又降而为裳,则愈下也,其失位甚矣。
夫贱防贵,少陵长,乱之道,宁无忧乎?
始僭也,则其忧曷维其已;
僭甚矣,则其忧曷维其亡。
已之为言,止也;
亡之为言,忘也。
「绿兮丝兮」至「俾无尤兮」/臣闻黄绿皆丝也,既绿则不可复黄,犹之女子也,既妾则不可复嫡矣。
古之人制嫡妾之分,所以明上下,防僭越,而使人无过者也。
庄姜庄公既定嫡妾之分,奈何复从而乱之,是以遭变,思而悟礼制之能寡过也,宜哉!
尤,过也。
女,指庄公也。
「絺兮绤兮」至「实获我心」/臣闻絺绤本暑服,用于凄风之时,则失其所而见弃矣。
亦如夫人本在上,因妾僭而失其位也。
庄姜既失位矣,犹去古人销患于未萌,必有礼以制之者,实得我心之所欲也,故曰「实获我心」。
「终风」至「愿言则怀」/臣闻终日风曰终风,风雨土曰霾,阴而风曰曀。
终风矣而又暴,暴而又霾,霾而又曀,曀而又加之以雷,此皆言州吁之暴戾侮慢,其恶可谓甚矣。
使他人遭之,其何以堪!
庄姜方且于其来也则悼,于其莫来也则思,思往而从之则跲,思不往而从之则怀,可谓母道之尽矣,此其所以为庄姜之贤乎!
嚏,跲也,若有制而止之者。
怀,思之至也。
呜呼,正风首《关雎》,变风首《卫》,盖国风之正由治其家始也,国风之变由乱其家始也。
卫有上僭之妾,好兵之子,致乱其家,当时之诸侯莫先焉,此圣人之意也,岂独卫庄公哉!
读《新台》、《二子乘舟》诗,则见卫宣公之所以为父也。
读《鹑之奔奔》、《墙有茨》之诗,则见公子顽之所以为子也。
离》之诗作,则周王下同于列国矣。
《将仲子》、《叔于田》、《出其东门》、《南山》之诗作,则兄弟之道废矣。
《敝》、《载驱》、《猗嗟》之诗作,则夫妇之道废矣。
《易·家人》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圣人伤变风至此,无复三纲五常之道,因删《诗》以见其意。
学者于此不可不考也。
「式微」至「胡为乎泥中」/臣谓《式微》、《旄丘》皆黎之臣子之诗,而列之《邶风》者,实讥卫公也。
式微,发声也。
「式微式微」,郑氏谓微乎微者也。
以君被逐既微,又见卑贱,是至微也。
君子处困穷险难之时,必有变通之道。
黎侯可以归而不归,方且安于异国,若将终焉,其不知变通甚矣。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险阻艰难,自当不惮淹恤,今其言曰「非君之故」,臣子「胡为乎中露」,「非君之躬」,臣子「胡为乎泥中」,谓我若不为吾君,宁肯久处于此耶?
故序《诗》者以为劝,而其实切谏也。
鄘国风/臣闻邶、鄘、卫者,周所封之三国也。
夷王时,邶、鄘为卫所并,而有其地矣。
或者谓明王在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擅相侵伐者有诛。
夷王而下,国政衰弱,诸侯之相侵伐者纷纷也。
其尤者,齐灭杞、灭遂、灭谭,虞灭虢。
汉南诸姬,楚尽有之。
仲尼睹其事,不可概讥,故于删《诗》也见其旨焉。
夫变风者,诸侯之恶也,以卫首变风之恶者何?
嫉始灭也。
独以邶、鄘名二国,而《诗》皆载卫风者,以王法追治之,不与卫之有邶、鄘也。
惟罪卫首恶,则馀国侵灭之罪不贬而自著矣,岂不然耶?
「相鼠」至「胡不遄死」/臣考《诗》意,言鼠犹有皮齿以存其体,顾如人而反无威仪容止,以自饰其身者乎?
是则无礼者,诚鼠之不若也。
或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信斯言也,可谓疾之已甚者矣。
圣人何取于此邪?
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则喜怒安,喜怒安则善善恶恶不失其正矣。
若「君子万年,永锡难老」,君子以为甚焉者,所喜不失其正故也。
又曰:凡《诗》之美刺,虎君子不以为已甚焉者,所怒不失其正故也。
又曰:凡《诗》之美刺,其初切而详,其后则略而缓,今既曰「不死何为」,又曰「不死何俟」,又曰「胡不遄死」,何耶?
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周馀黎民,靡有孑遗」。
类皆辞过其实,究其旨意,岂异是邪?
世之学《诗》者至此多以为疑,臣故备论之。
「干旄」至「何以告之」/臣闻《周礼》「九旗」皆注「旌于干首,鸟隼为旟,析羽为旌」。
旌者注「旄而不设」。
旒,也。
纰,缝也。
组,缝组也。
祝,属也。
古者招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
贤者难进而易退,干旄、干旟、干旌,所以招之也。
招贤不可以虚拘,素丝良马所以赠之也。
既招之以尽其礼,又赠之以尽其物。
卫之臣子,好善如此。
贤者虽退而穷,岂复有金玉其音,而不乐告之以善道者乎?
始曰「畀之」,中曰「予之」,终曰「告之」,事辞之序也。
夫卫为狄所灭,文公无一旅之聚,东徙渡河,齐威公救而封之,遂能中兴康叔之绪于既绝之后,与卫武公、郑武公、齐襄公同为春秋之贤诸侯,故《定之方中》曰「美卫文公也」。
继以《螮蝀》、《相鼠》、《干旄》三篇,亦皆系以文公之诗,圣人删《诗》有取焉,特美屡美不一美,岂无旨哉!
当是时,诸侯列国之风变而不正,固已久矣。
有人焉一善可书,一功可录,岂得没其实而不取之以示劝哉!
此圣人褒贬之意也。
虽然,《干旄》,臣子好善之诗也,国君未尝过而问焉。
《缁衣》,诸侯好善之诗也,人君未尝过而问焉。
至于「赉」,予也,言所以锡予。
善人则与之共天位,食天禄,不使小人得参焉,此人君好善之极致也,故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岂虚言哉!
「淇奥」至「美而作是诗也」/臣闻论序《诗》者多矣,有取其序初之一句,而馀悉不取,诚为有旨。
然《淇奥》一篇,如曰有文章即「有匪君子」是已;
听其规谏,以礼自防,即切磋琢磨、金锡圭璧是已;
入相于周,即充耳、会弁、「猗重较兮」是已。
其诗与序文义相应,灼然可考如此,未易以一概论也。
「瞻彼淇奥」至「终不可谖兮」/臣闻泽之深者生物不可掩,德之厚者在人不能忘。
淇隈之水,其泽深矣,故生物之不可掩者,见于淇曲之绿竹而已。
卫侯之道,其德厚矣,故见于人所不能忘者,盛德至善,守康叔之遗烈而已。
诗人据所见以兴焉,其大意则然也。
若夫「如切如磋」,道学也;
「如琢如磨」,自修也;
「瑟兮僩兮」,恂慄也;
「赫兮咺兮」,威仪也;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戴记》之《大学》,《尔雅》之《释训》,皆有是言,而后以易然,何哉?
武公有匪然之文章,听谏守礼,如骨象之切磋以进其道学,如玉石之琢磨以见其自修,又且瑟兮僩兮,内严其恂慄,赫兮咺兮,外著其威仪,故得民誉之,人思之,久而不能忘,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记》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其斯之谓与。
虽然,夫子论贫而乐,富而为礼,子贡遂有得于切磋琢磨之义,圣人以可与言《诗》许之,岂非若卫武公者诚富而好礼者耶?
猗,也。
匪,文也。
瑟,矜庄也。
僩,宽大也。
赫,明也。
咺,著也。
谖,忘也。
「考槃」至「永矢弗告」/臣闻考,成也。
槃,乐也。
硕,大也。
矢,誓也。
迈,宽大貌。
轴,进也。
山夹水曰涧,曲陵曰阿,高平曰陵,大陆曰阜,皆非常人所乐居也。
硕人退而穷处,成乐于此,疑若狭隘,而犹以为宽,至以寤言之间,自誓谓此乐不可忘,故曰「永矢弗谖」。
歌咏之际,若将终焉,不复有所他之,故曰「永矢弗过」。
自得其乐,不欲妄以语人,故曰「永矢弗告」。
晋王羲之曰:「常恐儿女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永矢弗告」之谓也。
夫以退而终处,略无怨恨之意,见于辞色,是故谓之贤者。
旧注乃谓「弗谖」为不忘君之恶,「弗过」为不复入君之朝,「弗告」为不复告君以善道。
欧阳修《本义》曰:若审如此说,是进则喜,退则怒,乃不知命之人耳,甚非辙环历聘,忠不忘君,于陋巷不改其乐之义。
圣人编《诗》,何取于此哉!
毛氏之言不可以训,臣不取。
木瓜」至「永以为好也」/臣考《左传》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
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是遗戴公也。
《外传·齐语》曰:「卫人出庐于曹,齐威公楚丘而封之,其畜散而无育。
威公与之系马三百」。
是遗文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难,戴公立,齐使公子无亏救之。
戴公卒,文公立,齐又城楚丘以封之。
由是而言,则戴公、文公皆为齐所救而封之。
如前二书所载而时事先后不同,故总曰「遗之车马器服焉」。
木瓜、木桃、木李皆可食,以之投人为至微也,而卫人欲以琼琚、琼瑶、琼玖报之,则厚矣。
卫人犹未敢以为报,姑曰「为好」而已。
「好」如继好息民之好,毛氏以为玩好,非也。
臣闻周辙既东,诸侯更霸,齐威公、晋文公可谓盛矣。
而《国风》无诗,何哉?
说者曰:《诗》三百篇,周之诸侯千八百国,见于《春秋》者才百七十国,而变风已作于《春秋》之前,则上下数百年间,岂皆得有《诗》?
臣曰:小白之兄曰襄,重耳之父曰献,尚皆有诗,况二公功业如此而无诗,可乎?
二公之诗虽无而仅有,故《木瓜》,小白诗也,不在于齐风而列于卫;
渭阳》,重耳诗也,不载于晋风而列于秦。
圣人方以帝王之道律后世,彼二公者,可与兴复王道,不当才及于霸而止耳。
意虽有诗,疑圣人删去之矣。
不若是,则后世以霸为极挚乎?
然则《诗》不取齐威、晋文,是亦《春秋》管仲之意邪?
学者于此不可不考。
「黍离」至「此何人哉」/臣闻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周王城也,谓之东周东周豫州之分,今洛阳是也。
幽王遭犬戎之难,晋文侯、郑武公迎其子宜臼而立之,是为平王
以乱故徙东都,政遂微弱,居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下同于王国之变风,系之以王者,犹《春秋》书王人之义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见宗庙宫室毁坏,禾黍离离然而秀,不肯遽去,其中心摇摇然而无可告语,乃诉之于天,曰:「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盖甚疾之之辞也。
夫稷之苗矣而又穗,穗矣而又实,以见彷徨之久,始曰「中心悠悠」,又曰「如醉」,又曰「如噎」,以见闵伤之切。
箕子朝周,过商故墟,见城坏生,乃作《麦秀》之歌,正类是也。
臣尝闻之:平王,天子也,以政令止行于畿内,故其诗下同于《国风》;
文王,诸侯也,以受命作周,万邦作孚,故其诗追列于《大雅》,皆圣人之深意也。
或曰:厉王流于彘,幽王灭于戏,其诗皆列于雅,何哉?
曰:幽、厉虽无道,而命令不废于天下,岂若平王政在诸侯,命令遂不加于万民乎?
善乎先儒孙复之论曰:「《诗》自《黍离》而降者,天子无复有雅也。
《春秋》自隐公而始者,天下无复有王也」。
《春秋》之作,虽隐公之元年,寔平王之季世。
使平王未死,中兴犹有望也。
平王既死,则无复中兴之望矣。
麟经断自隐公,非为隐也,为平王也。
故曰「《诗》亡然后《春秋》作」。
「扬之水」至「曷月予还归哉」/臣闻平王母家,申国也。
申在陈、郑之间,迫近强楚,数见侵伐,是以戍之。
激扬之水,其力微弱,不能流移束薪,是犹平王政衰不能命令诸侯,独使周人远戍而不得归也。
「彼其之子」,周人谓他诸侯国人之当戍者也。
「曷月予还归哉」,久戍而不得代也。
既曰「申」,又曰「甫」、曰「许」者,申、甫、许同出四岳,俱为姜姓。
薪重于楚,楚重于蒲,盖愈见微弱之意。
自咏 其七 明 · 南孝温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三
德优杖下无完肉,孝伯粮化身命危。
佔毕先生虽得志,自从参判到佥知。
李勉仲诗卷1195年3月30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三、《晦庵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建阳李君从礼一字勉仲,予儿时尝与同学舍。
然是时从礼既冠,已有俊声矣。
后十馀年,乃与予俱试礼部,从礼不偶而归,遂放意诗酒间,得疾不起。
始,从礼未死时,予居屏山,岁不过一再至建阳,与从礼游不能款。
但见其襟怀坦然,意象轩豁,论说纵横,杂以诙笑,傲倪一世,若都无意于事者。
及间见得其诗句,乃极清新稳密,时出巧思,伟丽可喜,然亦不多见也。
晚岁来居考亭,往坂,得江文卿而与之游。
文卿从礼子婿也,能诵从礼佳句尤多,皆前所未闻者。
且言尝次其遗稿,得若干篇,后为亲友传玩而失之。
独留此卷,乃与其先君子唱酬往来者,属予书其事。
因为略识梗概如此。
卷中字孝伯者,即文卿先君子,老而嗜学,喜为诗,寓词托讽,多忧国闵时语。
从礼之才,与为忘年友云。
庆元乙卯三月晦日,新安朱熹书。
国录魏公墓志铭1173年7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一、嘉靖《建阳县志》卷六、《秘笈新书》卷五、《南宋文范》卷六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元履姓魏氏,旧名挺之,后更名掞之,则字子实
然其以元履闻也久,故称者莫能易也
建宁府建阳县之招贤里,以儒学显。
其胄出迁徙之所繇,则故侍郎胡公寅已识于元履先君子之墓矣。
元履幼有大志,少长游郡庠,事籍溪先生胡公宪先生奇之
已而遍从乡之儒先长者游,间适四方,又尽交其先达名士,于是闻见日广而声称日益大。
尝客衢守章杰家,会故相赵忠简公薨海上,归葬常山
雅怨赵公,又希秦桧意,逮系其家人,劾治甚急。
人畏其凶虐,无敢议者。
元履独慨然以书噍让,长揖径归,亦不能害也。
两以乡举试礼部,皆不第。
闽帅汪公应辰、建守陈公正同知其贤,相与论荐于朝。
时相尼之,又不得召。
后数岁,诏举遗逸。
部刺史芮公烨遂帅其寮与帅守六人者共以元履行谊为言,于是诏特徵之。
元履辞谢不获,则以布衣入见,极陈当世之务。
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奖叹开纳,劳问移时。
明日,遂有诏赐同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守太学录
乾道四年十有二月也。
异时学官不与诸生接,亦漫不省学事,徒养望自高而已。
元履既就职,则日进诸生而教诲之。
且视其居有坏者,或几压焉,则请于朝,得缗钱四十万以葺之。
释奠孔子,职当分献先贤之从祀者,则先事白宰相:「王安石父子以邪说惑主听,溺人心,驯致祸乱,不应祀典。
河南程氏兄弟唱明绝学,以幸来今,其功为大,请言于上,废安石父子勿祀,而追爵程氏兄弟,使从食」。
不听。
它日又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
其次尤当使之通习世务,以备官使。
今壹以空言浮说取人,非是」。
又不听。
至它政事,有系安危治乱之机,而宰相不能正、台谏侍从不敢言者,亦无不抗疏尽言。
以谏疏至三四上不纳,则移病杜门,以书质责宰相,语尤切。
宰相雅知元履,招徕之,至是始不能平。
元履前已数求去矣,遂以迎亲予告使归。
行数日,罢为台州州学教授
元履自少则有志于当世,晚而遇主,谓可以行其学。
然其仕不能半岁而不合以归,间独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至,无以感悟报塞,吾罪大矣」。
先是,尝榜其书之室曰「艮斋」,至是日处其间,方将条理旧学以益求其所未至,从游之士稍有自远来者,而不幸病不起矣。
病革时,顾念君亲,处理家事,无一言之缪。
其母视之,不巾不见也。
戒其子毋以僧巫俗礼浼我,且以书召其友新安朱熹,至则尽以终事为寄而诀。
卒之日,实九年闰月壬戌,其年五十有八矣。
娶同郡刘氏,徵士勉之之兄女,先十九年卒。
继室虞氏。
子男二人,孝伯,国学进士
孝朋,尚幼。
所为文章若论议训说合数十卷,藏于家。
元履于学无不讲,而尤长于前代治乱废兴存亡之说,以至本朝故事之实,皆领略通贯,识其大者。
平居论说,听者悚然。
居家谨丧祭,重礼法,恤亲旧,虽贫不懈。
从父有落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而字其孤尤有恩。
岁饥,为粥以食饿者,而力请移于官,邑里赖焉。
又尝请督乡人之不葬其亲者,富予期,贫予费,而掩其无主后者以千数。
为文以戒生子而不举者,所全活者亦甚众。
与人交尤尽情,嘉其善而救其失,如恐不及。
后进以礼来者,苟有一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
其处心制行类如此。
故尝有病其为人太过者,元履笑曰:「不犹愈于横目自营者耶」?
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曰:「使夫人而皆避此嫌,则为善之路绝矣」。
此其学道爱人之本意也。
呜呼!
使其老寿通达,举而施之,则其所以及人者为如何哉!
孝伯将以七月己未奉其柩葬所居之南不十里所谓长坂者,元履平生时所乐处也。
予往莅其卜,孝伯泣拜,奉严君士敦之状以铭文为请。
予惟元履垂绝之言若有及此者,顾虽不能,不忍负也,则应曰诺。
退视其状不诬,因掇其大者序而铭之。
铭曰:
谓天啬之,则曷其材且志也。
曰其德之,则又不年以位也,竟使抱其馀以没于地也。
我铭以哀之,又以掩其隧也。
尚书屯田员外郎光禄卿刘公墓碣1061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三三、乾隆《福建通志》卷六三、《闽中金石志》卷七、民国《福建通志·金以志》石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若虚,字叔阳姓刘氏
汉之衰,楚元王子孙不去彭城
魏晋以来,彭城刘犹为著姓。
至唐,司徒晏以雄材精智,用转流轻重之术,于乾元上元之间饱国饥者二十年,至宰相,功名益显。
晏兄暹为汾州刺史,治有声称,生大理评事谈经。
评事左常侍濛,常侍吏部郎中埴。
司徒吏部四世,或居长安,或在汾晋。
吏部生伎,实公之曾祖考也,为鄂州节度判官
湖南帅据其地自王,兵四起,乃以其孥循江,居泉州,卒葬南安县,始为闽人
鄂州生文济,是为祖考,徙家福州
闽王王审知以其女妻之,卒官吏部郎中
生皇考府君讳甫,闽亡,仕钱吴越王
法自取所部以为俸,府君不入一钱。
逮王归京师,而其官属大小皆得仕,府君以母老辞不就禄,至今乡闾称其孝廉
娶李氏,生子九人,公其次子也。
公严明有大略,始学,见钞录集书如《白氏六帖》类,即麾去,曰:「要当以法禁去之耳」。
通五经大要,擿其旨义以为修身治官之用,不茍为利禄学也。
咸平五年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温州永嘉县。
还,上所为文章。
真宗皇帝尚儒,每亲程自言者,召中书试,就迁寺丞、知隰州温泉县,移通判保定军,再迁太常博士通判洪州
大姓胡氏子杀人,以厚赀雇老贫者代死,举郡为之覆藏。
狱且成,公曰:「被杀者年少壮强,今囚瘠老,岂能制其命」?
躬劾之,果老贫者自卖以资其家。
于是捕弃胡氏子市,出受钱代死者,郡中惊伏。
濒江民以渔为生,而土豪常半取之,曰:「江食我田,汝渔当吾田所也」。
公按视,奏除没江田租,纵民渔。
尚书屯田员外郎知邵武军
其俗鬼而不医,平居杀牛聚酒,侮欺善良,喜斗击,以气力加人,而得罪戮,意惬不恨。
公至,彻淫祠,禁巫觋,教病者药;
朋醉群斗、贼窃恃强,寘于深法。
又治孔子,收学者为之开说孝弟之行,尊奖贤节。
吏民刷故所为,而听公之所以为,俗习大变。
年五十,终于官,天禧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也。
其年九月八日辛酉,葬福州怀安县越城里。
公以恩受其父之太子洗马致仕。
祖母冯翊县太君,母潘源县君
夫人新郑县,赠工部侍郎吉甫之女。
谨淑有礼,嫔于大家,承上以顺,睦众以和,终三十年,人未始闻其笑骂声,闺门之内肃然也。
及公卒,愈自约,以奉时祀。
敕诸子学,遂以有成。
为妇为母,皆有称问。
男四人:长曰弇,不迩势利,负奇自隐;
曰弈,有大材智;
曰异,以文学知名,皆终尚书屯田员外郎
曰戒,未仕。
女适进士林孝伯
襄初与奕、异为同年进士,弈尝谓予言:丁谓宰相私天下,士必归我乃得进。
闻公声名,欲屈一见,即推进之,公不肯往。
于是始知公之所以立身也。
庆历中,余知福州,州人言公事亲,亲有疾,辄不食酒肉;
居亲侧,虽大暑中夕,必严衣冠。
长幼内外皆有法度,乡人效之。
又知公之所以为家也。
后为转运使,至邵武邵武称公廉平,市人持物入廨舍以就善价,属官莫敢侵牟。
治事快于决疑,静于临剧,初若不更意虑,及施下皆当理要。
守法不贷,而民不敢怨。
又知公之所以为政也。
是三者,皆世人之所难者,故悉书以为法。
公以二子为郎,累赠光禄卿
铭曰:
刘自汉文史载陈,唐有管萧晏其人。
厥材绝特持国钧,晏兄而下八世孙。
刚严明允惠在民,蟠于郡治屈所伸。
种施必获后嗣振,孰从考信唯隧文。
教授魏元履墓表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六、《南轩集》卷四○、《南宋文范》卷六九
台州州学教授魏君元履之丧,新安朱君熹既为之志以内诸隧,而其子孝伯复以书来请表于墓。
某虽闻元履之风而未及识,独时以书往来,相与之意盖有不待倾盖而得者。
又闻元履将没,若以此属于予,则于孝伯之请,反之于心,诚有不能已者,故不复敢以荒陋辞。
元履讳掞之,旧名挺之,后更今名,则字子实,然以元履行。
今为建宁府建阳县人
大名隐德不耀,故礼部侍郎胡公寅尝志其墓,述其世系甚详。
元履自幼立志不群,方是时,建宁多儒先长者,元履始入郡庠,事籍溪胡先生宪先生器之。
已而遍从诸长者游,间又适四方,所交一时名卿贤大夫多丈人行,故闻见日广,而声称亦日著。
其为学慨然企慕古先,于书无所不讲,而于历世治乱兴亡得失之故与夫本朝故事之实尤所谙究。
为文章长于论议。
善谈说,听者无倦。
其居家孝友恂恂,谨丧祭,重礼法。
于亲党恤死字孤,虽贫,极其力而为之。
其居乡,遇岁饥,则为粥以食饿者,且请于官为之移,闾里赖之,视乡人有不葬其亲者,请富与之期,贫与之费,赖以掩者亦以千计。
其有不举子者,则为文以告戒之,细民亦多为之感动。
其与人交尽其情,然不为苟合,长善救失,惟恐不及。
后进有一长,必亟称而力推之;
位望尊重者,苟有不合己意,亦面质不置。
大抵其为人于义最隆也。
方年壮时游江浙间,过衢,客郡守章杰之家,会故相赵忠简公之丧归自海外,雅以私怨赵公,且希秦桧意,逮治其家人,势烈如火。
元履独慨然以书谯,长揖而去,亦无以害也。
其天资疾恶,勇于为义类如此。
元履两以乡举试礼部不第,福建路安抚使汪公应辰建州陈公正同知其贤,相与论荐,复为时相所尼,不得召。
居数岁,诏举遗逸,转运判官芮公晔率其僚与帅若守六人者以乡人所状行义闻,有旨特徵之,时宰相陈公俊卿实当国也。
元履辞既不获,乾道四年十二月用布衣入见,条当世之务,首论脩德为立政之本,继以正人心、养士气为言,以为恢复之道,要必以是数者为先。
上奖叹开纳,劳问移晷,翼日诏赐同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守太学录
异时学官多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亦不复省学事。
元履就职,则日进诸生而诲语之,视其屋有弊坏弗支者,亟请于朝而葺之。
其春释奠于先圣,职当分献先贤之从祀者,则先事白宰相:「王安石父子以邪说乱天下,不当祠,而河南程氏兄弟倡明绝学,以训方来,其功为大,请论奏屏去王安石父子,而追爵程氏,列于从祀为允」。
它日又白:「太学之教岂当专以浮言取人,宜隆德行,尚经术。
其次犹当使之通习世务,以备官使」。
皆不听。
元履念上恩厚,言虽不见用,未忍去也。
于是时事有系安危治乱之几,而自宰相以下无敢救正指陈者,怀不自已,每抗疏力言之,至于三四;
不报,则移疾杜门,以书切责宰相
宰相病之,遂因元履之请,予告使归。
既行,则罢为台州州学教授五年六月也。
元履归而喟然曰:「幸得遇明主,学力未至,无以感悟效报万一,当益自勉而已」。
旧榜其书室曰「艮斋」,至是日处其间,䌷绎旧学,将求其所未至。
士子有从之游者亦不之拒,而元履病矣。
病且革,顾念君亲,处理家事,无一语谬。
其母游氏视之,不巾不见也。
戒其子:「毋以僧巫俗礼浼我」。
招其友朱君熹,至则尽以终事为托。
九年闰月壬戌没于正寝,年五十八。
娶刘氏,同郡徵士勉之兄女,先十九年卒;
再娶虞氏。
子男二人:孝伯长,国学进士
孝闻尚幼。
所为文章及论议合数十卷藏于家。
嗟乎!
习俗之弊久矣,惟一己之便利是图,而其它有不遑恤也。
元履,平日制行,以急病让夷为心,一旦起布衣,有列于朝,则无隐君父,言众人之所不敢言,其比于区区自谋者,相去岂止十百而已哉!
而世或以近名訾之,抑昌黎韩子所谓怠与忌者,非邪?
虽然,使元履而天假之年,益充其所志,以进其所愿学,则其所成就发见,又岂止于是而已邪?
予是以叹惜而书之。
淳熙元年五月戊申广汉张某述。
吴恭亨妾李氏联 清 · 黄叙泰
对联 出处:对联话
珠陨旁枝,昔闻厉妫伤孝伯之蚤死;
尘生侧室,今见坡老哭朝云于暮年。
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 南宋 · 吴子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四、《赤城集》卷一六
筼窗先生既铭咏道林君,子表民复请余表其墓,余谢曰:「铭具矣,不灭矣,虽表奚加焉」!
表民请弗置,曰:「所以传载吾父,岂嫌乎多」!
余无以答,则为摘其可表者三。
君生事薄,莱田不足支丰岁,然酷嗜书,质衣货家具,购书至几千卷,名帖亦数千卷。
每一卷入手,喜津津,校雠考订忘日夜,可谓贫而富于书。
君卧穷巷,声援绝,然师友皆名辈胜流,王公卿月、虞公似良、李公庚、徐公似道、钱公象祖、谢公深甫、张公布、商公飞卿、丁公可、徐公大受、林公宪、桑公世昌,君陪从于乡邦者也;
陈公傅良、楼公钥、张公孝伯、万公钟、龚公颐正、王公厚之、巩公丰、真公德秀、杨公长孺,君承接于他邦者也,可谓约而广于交。
君屡试屡跌以老,然不自忧而忧人忧。
龙舒吴㮚、长乐王作、古括陈百朋、会稽潘方台州,君馆置其家,接岁踰时经纪之,后皆成名去,可谓困而勇于谊。
然则世之非贫非约非困而弃书弃交弃谊者,曷不视君乎!
是三者可表已,而又有一焉。
夫身贫则子宜裕,不然书为无益矣;
身约则子宜泰,不然交为无益矣;
身困则子宜亨,不然谊为无益矣。
君一子,表民也,其贫其约其困复似君,而不悔书书益多,不悔交交益密,不悔谊谊益虔。
然则世之能以书以交以谊必其身,不能以书以交以谊必其子者,又曷不视君乎!
君名师蒧字咏道临海人自号竹村居士
死年七十五,葬浮江。
所为诗文数钜帙,藏于家。
他行能若世出,若死葬月日,见铭中。
念奴娇 万岁楼壬午 明末清初 · 程康庄
 押词韵第十七部
海天春晓,看阴云吹尽、炊烟微白。
万岁高楼聊一上,秀色南山堪摘。
北固金焦,称雄天堑,渐觉重墉,顷年镜考,山川遭此奇辟。
堪笑草草登临,花柳谢,愁怀偏集。
孝伯风流曾寄赏,山水依然畴昔。
泽国增防,于今普遍,地尽娴戎索。
南徐名胜,至此可消兵革(案此调各体无作九十七字者。必有脱误。)
彭城 其一 清 · 程恩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二
山环如玦水如弛,系马台边俨望思。
孝伯语言张畅答,佛狸风采寄奴窥。
江淮远带真屏幛,楚汉交争古奕棋。
不道升平全盛日,堤防黄汎抵雄师。